成都市龙泉驿区探索“宁江三线”基层治理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时间:2024-03-29
作者:佚名  来源: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
一是绘好“交往线”,擦亮民族团结底色。打造“籽籽同心”民族文化交往广场,配套“进步廊”“石榴林”“团结凳”“知识块”等设施,搭建起各族人民学习、互动、交流的特色交往平台;创新设立“青少年民族交往成长小组”,通过“知识学习+创新体验”的形式开展小组活动6场,服务各民族居民500余人次;设立“民族之家”“石榴籽调解窗口”“民族文化宣传点”等服务窗口,开通藏语、彝语翻译专线,为各民族居民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。
二是绘好“交流线”,刻画民族进步蓝图。构建多民族联席会议制度,将社区自组织成员、社区规划师、各族居民代表、民族文化研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纳入联席会议机制,充分发动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共享;打造宁江社区民族文化节特色品牌,结合各民族节庆风俗,持续开展夏季民族文化节、锅庄舞展演等主题文化活动8场,加强各民族间多元文化“对话”,增进团结奋斗共识。
三是绘好“交融线”,勾勒民族和谐画卷。厚植宁江社区“三线军工”历史渊源,组织开展“忆宁江”“口述历史”等主题活动6场,发展培养各族青年担任社区小导游,通过学历史、讲故事传承发扬三线精神;积极开展社区创意形象设计,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,形成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“宁江”卡通形象,成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精神文化象征;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优势,发动各族居民成立文艺、体育、服务等16支队伍,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互动,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