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山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助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
时间:2023-10-14
作者:佚名  来源: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
凉山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,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能力。
(1)政策引领,激发市场创新活力。出台《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》《科技副总选聘管理办法》等系列政策,定期评选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和科技创新成果奖,推动全州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40.32%,系全省提档升级的3个市州之一。探索试行科技创新券等新模式,吸引17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、服务机构注册使用,直接带动相关研发投入312.4万元。
(2)厚植沃土,夯实企业主体地位。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、冕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省级钒钛、稀土产业创新中心,推动建成一批产业研究院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;支持攀钢西昌钢钒公司等链主企业采取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等方式,围绕“钒钛微合金化超高强材料开发及应用”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。实施“科技型中小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-瞪羚企业-独角兽企业”梯次培育行动,今年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71户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户。
(3)多方融合,加快成果高效转化。采取“创新策源+成果转化”模式,积极促成与中国科学院、清华大学等60余所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,共同建设锦屏地下实验室、“清(华)凉(山)实验室”等国省重点实验室(平台)、院士(专家)工作站15个,引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210项、新品种103个。近三年来,累计合作申报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90项,推动“西南地区葡萄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”等20项技术成果获国家级、省级科技进步奖。